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结合近几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情况,分析发现孔子及《论语》的教育思想为中频考点,整体考试难度不大,通常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需要同学们准确识记其中重要内容,并能够与《学记》中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区分。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古代春秋末期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相传培养弟子达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者72人。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欧洲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曾赞誉其为“真理的解释者”。其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作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之中)、道德教育思想等方面内容。

一、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包括两方面内容: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教育对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前者主要体现在教育与政治及经济的关系上,首先,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维系政治稳定及良好运行。其次,孔子提出“庶富教”观点,他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发展它的人口,有了众多人口,就要发展经济,使民众富足起来,然后再加强教育。初步意识到教育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此外,孔子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性相近,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不同所致。并且孔子重视早期教育,他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二、教育目标

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贤士和君子。孔子心目中的“士”必须是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成为能弘道、志道、有才能的志士。君子即“君子儒”,是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理想人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己要能修己,对人要能“安人”。

三、教育内容

孔子从教育目标出发,在继承“六艺”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在他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精心整理历史文化材料,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偏重文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自然知识缺乏。

道德教育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前者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后者是这些准则、规范所包含的基本精神,也即“爱人”或“忠恕”。

四、道德修养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方法或原则,主要包括: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立志乐道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乐于弘道。自省自克指的是要加强自我反思,能够对内心世界加以“审查”“反观”,进而更加清晰地获得准确认知,以及自我克服障碍与不足,实现正向发展。身体力行强调的是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改过迁善指的是努力改正缺点,不断发扬优点。

五、《论语》中的重要教育思想

《论语》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加以整理汇编而成的儒家经典,包含了诸多有益教育思想。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