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我们口中常说的天马行空、异想天开,在心理学上又是怎么定义的呢?“想象”究竟是什么呢?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与知识能力》中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会描述一种想象情景,让你判断属于哪种想象,这就需要各位学员能够很好的理解定义,准确的去判断。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

首先是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产生的想象,是不由自主的。比如:一看到棉花糖就想到了天上的云彩。

【关键词】:无预定目的 不自觉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比如:在脑海中想象中奖后的生活。

【关键词】:有预定目的 自觉性

在有意想象里,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的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一定要根据言语和图样。例如:看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本小说之后,想象白浅衣袂飘飘的样子就是再造想象。这个过程是在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人脑中加工的想象,有事实作为依托。

【关键词】:有依托形成的相对新形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唐七公子在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本小说的时候,就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结果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事物,即为创造。

【关键词】:目的性 新形象

在创造想象中有一个特殊形式------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想联系的想象。是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如果幻想是脱离现实,无法实现的就是空想,比如:学生看完小说后,想成为白浅。如果幻想是符合客观规律,有可能实现的叫做理想。学生比如:看完小说后,想成为像唐七公子一样的作家。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叫做理想。

【关键词】:指向未来

三、例题

1、小明在观看《老人与海》时,根据小说的描述在脑中呈现出老人的形象,这是( )。

A. 幻想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2、丁墨在写《他来了,请闭眼》时运用的是( ) 。

A .幻想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3、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浮现出广袤的大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景象,这是(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1.B 2.D 3.C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479164364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