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人物介绍: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常考知识点一:交互作用论

班杜拉认为,行为、个体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即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的实体,三者之间互为因果,且每两者之间都具有双向互动和决定关系。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素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某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作用论”。

常考知识点二:观察学习理论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又叫替代性学习)。班杜拉根据观察者观察学习的不同水平,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

1、直接的观察学习,即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简单的模仿;

2、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学习者从示范者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

3、创造性观察学习,学习者从不同示范行为中抽取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常考知识点三:强化理论

1.直接强化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收到的强化。例如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被老师表扬后会发言更积极。

2.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例如当教师表扬一个学生拾金不昧的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表现出拾金不昧的行为。

3.自我强化

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例如,考上了教师资格证奖励自己一顿大餐。

常考理论四: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479164364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推荐教师资格证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中学小学幼儿园,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