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经典性条件作用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经过实验研究而提出。在实验中,他将狗 置于隔音实验室内。首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便给予食物,则狗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多次以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出现食物时,狗 也会作出唾液分泌反应。在这个实验开始时,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但铃声不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这时食物叫无条件刺激,铃声叫中性刺激,诱发的唾 液分泌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在铃声与食物多次匹配之后,单独呈现铃声而没有食物时,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具有了诱发唾液分泌反应的力量,成为条件刺 激,而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的反应叫条件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习得律与消退律
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以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然而,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应则比获得这个反应要困难得多。
2.刺激泛化与分化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 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因此借助刺激泛化,我们可以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从而扩大学习范围。但是,泛化刺激所引起的泛化反应,有时是 不准确或不精确的,这就需要刺激分化。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 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为了使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和椭圆形光圈,如果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则不给予强化,那么狗便 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 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