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人际关系、日 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方法、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 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等。②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内容包括:班级风气、舆论倾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结构、同学之 间的关系、学生干部情况等。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内容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 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①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②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③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的中心环节,详细内容见下文。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班级是—个开放的系统,学生是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发展成长的。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一个学生在学校会遇到许多教师,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多位教师通力协作教育的过程。班主 任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协调所有任课教师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力 量,具体包括:①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②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③调节各学科的教育负担,妥善作出全面的安排。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