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蒙古包

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看起来外形虽小,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以偶数,从4-12个不等。

二、白族瓦房

为白族民居,广泛采用石头为主的建筑材料。“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白族瓦房飞檐高翘,斗拱别致,镂空花枋,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以及山墙彩绘的装饰艺术,具“粉墙画壁”的装饰特色。

三、彝族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多建于斜坡上,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其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

四、黎族船型屋

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

五、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哈尼族居住在向阳的山腰,依傍山势建立村寨。其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造型美观,冬暖夏凉。房子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六、布依族石板房

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石板房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七、哈萨克族毡房

为逐水草而迁徙的哈萨克族,在春、夏、秋三季居住的一种易于支撑和拆卸的毡房。毡房上部为穹形,下部为圆柱形,四壁有网状的木杆搭成整个毡房的骨架,再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围住,外包白毡。毡房内,靠门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和待客。内部四周挂壁,地上花毡,幔帐皆刺绣艺术品,充满艺术特征。

八、吊脚楼

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吊脚楼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其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九、侗族鼓楼

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地区。鼓楼通体全是防腐木结构,凿榫衔接,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腐不斜。其高耸于侗寨之中,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施以彩绘或雕塑,五彩缤纷。在古代,侗族鼓楼还有作为开会场所、外敌入侵鸣鼓警示等作用。

十、傣族竹楼

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建筑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楼中央的火塘,日夜燃烧不熄。建筑极为便易,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