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

蒋子龙(1941-),河北沧县人,当代作家。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视为开“改革文学”之先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蒋子龙善于写工业题材,其作品题材重大,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著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星》,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阴错阳差》和《锅碗瓢盆交响曲》等,短篇小说《-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和《拜年》等。

张贤亮(1936-),江苏盱眙县人。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 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平反后,重新执笔创作。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半是女 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其中《灵与肉》(《牧马人》)、《浪漫的黑炮》(《黑炮事件》)等被搬上电影电视。

(四)“茅盾文学奖”及其获奖名单

1.“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新中国第-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

“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 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此奖规定每三年评选-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举办至今,共七届,34名作家的31部作品获奖。

2.“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1982年,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芙蓉镇》古华,《将军吟》莫应丰,《东方》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第二届(1985年,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凖,《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

第三届(1988年,五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路遥,《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荣誉奖二部《浴血罗霄》萧克,《金瓯缺》徐兴业

第四届(1989—1994年,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和人》王火,《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部)刘斯奋,《骚动之秋》刘玉民

第五届{2000年,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张平,《尘埃落定》阿来(藏),《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届(2005年。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熊召政,《无字》张洁,《东藏记》宗璞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