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之所以复杂,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引起的:

第一,教育目的的多样性。教师劳动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种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导致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得教会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教育任务的多样性也导致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第三,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学习对象,每个学生都存在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就使得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种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也导致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有的同学懒惰、有的同学勤奋。有的同学应该多多鼓励增强自信心,有的同学是需要提醒不要骄傲自满。

教师劳动之所以有创造性,同样也由三个方面所导致。

第一,时代在进步,学生在发展,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比如我们用微课、用慕课,甚至用钉钉这样的软件来授课;

第二,由于学生内部存在差异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进行因材施教,能够选用适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个全面的发展;比如这个学生是个是个成就动机特别轻的人,那么你就给他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这个同学是一个害怕失败,自尊心强的人,那么你就给他布置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这就要求老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机智”来恰当应对。比如课上会有学生和老师对抗,站起来问“学这些有什么用”。那么这就是一种教学事故,就看老师如何的去应对。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泛性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从时间维度而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比如:教师不仅要利用上班时间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还需要利用下班时间去备课、批改作业或进行家访等现象。

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指从空间维度而言,教师劳动不仅只局限于课堂、校园,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还需要到家庭、社会中去寻求支持,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比如:不仅教室、学校等场所是教师的工作场所,而且也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参观等场所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长期性是由于教育活动具有迟效性(滞后性)。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所以,我们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的体现,而某个人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启蒙老师,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该特点。

教师劳动的间接性是指教师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而是通过学生的成就来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这个老师可能没有直接为国家创造gdp,但是他门生三千,桃李满天下,有做慈善的,有做官造福一方的,有商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作用于学生,间接创造社会财富。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1、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光环效应”。只要说你是老师,别人就会不由自主认为你学识渊博、品德优良、并且向你学习。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有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德国远近有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劳动的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比如语文课就由语文老师来讲,数学课由数学老师来讲。

教师劳动的劳动成果具有群体性,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绝不是一个老师对他施加的教育影响,而是多个老师的共同努力。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