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诗歌鉴赏在教师招聘考试的考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在进行诗歌鉴赏的答题前,我们首先要把握一首诗歌的内容及主旨,这是鉴赏所有诗歌的关键。中公讲师董学敏简单介绍一下诗歌的五读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行初步的诗歌鉴赏。

诗歌的五读法即读题目、读作者、读注释、读意象、读尾句。

一、读题目

诗歌的题目是通向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也是我们往往会忽视的关键点。

透过诗歌的题目,可以明时间、地点、人物、题材、意旨、手法等,如:

(1)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韩琮《暮春浐水送别》,暗示了诗歌的体裁(送别诗)、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李商隐《端居》(注:①端居:闲居。)告诉读者诗作内容是闲居生活中的情与景。

(3)张籍《秋思》则写诗人在秋天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4)苏轼《红梅》点明了诗人的写作对象,即文中的主要意象。

读好诗题,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

二、读作者

诗歌的作者能够帮助我们明确风格,了解时代。知人论诗,知世论诗。把握作者的生活背景、际遇和气质风格。

三、读注释

注释是关键,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注释一般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如: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分析注释]点明了作诗时期,由此可推断写作背景,被贬黄州,躬耕自食,过着简单的生活,闲暇时读书作诗,从中我们可看出诗人对逆境处之泰然的心情,可见其胸襟之开阔。

读诗从背景着手,便于把握作者情感,作品内容主旨。

四、读意象

意象是情感的载体。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分析意象]意象:梧叶、秋风、寒声、客、篱笆、灯。透过这些意象,不难看出,诗人所寄托的情感是愁苦、孤独,再通过具体的句子分析愁苦孤独的原因所在。

【诗歌意象举要】:

1.月。

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如:露从今夜白,越是故乡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清新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柳。

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游子思乡之情。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梅、松、竹、兰及若干香草。

用来托物咏怀,表达高洁的内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况,暗寓诗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

4.桃、菊。

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凡脱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子规、杜鹃、鹧鸪。

表达思乡、思念故国之情。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

6.舟。

小舟、轻舟表达轻松、随意、自由之情。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春。

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

8.秋。

常表现为悲秋,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日暮(黄昏)、残照、残月、落花、残叶、秋风、秋雨、浮萍等表示哀愁、感伤之情。

10.朝阳、红花、春风、花香、柔桑、细草以及人们喜爱的鸟表示喜悦赞美之情。

11.自然宁静的景物,朴实真挚的农夫,怡然自乐的农家生活,和尚、道士,其他隐者。表示淡泊名利渴望归隐之情。

12.美人迟暮。

多指新陈代谢。

13.绿叶。

代表生命力、希望、活力

14.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后来指以诗传情。

15.梧桐。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16.花落。

多指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17.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8.桃花:象征美人。

19.兰。高洁

20.牡丹。富贵,美好

五、读尾句

尾句是情感的输出,我们写文章往往要卒章显志,结尾点题,诗歌也同样需要。因此,在诗歌的鉴赏中,尾句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透视作者内心情感的重要关键。

如: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很明显,诗歌的尾句“何日是归年”,透视出诗人归家的心情,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苦楚。

以上诗歌的五读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诗歌鉴赏中把握好鉴赏的第一部,读懂诗歌。当然,对于诗歌意象,还需要大家进行更多的积累与迁移,这样才能在诗歌鉴赏中更迅速、准确的判断出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