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语文教招考试也好,教资考试也好,诗歌鉴赏可以说是一个的题型,而且是很多考生啃不动的一块硬骨头。这里介绍的诗歌鉴赏的几个阅读步骤,其实用性已在教学中体现得十分充分,各位不妨一试。

总地来说,古代诗歌讲求简练,句句推敲,字字珠玑,解题信息和无穷妙味都在一个“抠”字,抠每一个字眼,抠每一句话。我们的阅读步骤就是在这个前提下展开的。这里先说第一个步骤:读诗题。

古代诗歌的题目很短,很多人只是一眼扫过便不再管它,但事实上,诗题提示的信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具体而言则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主旨、手法等。我们可以举几首诗歌的题目来分析一下。如《春夜喜雨》,“春”是季节,是大时间,“夜”是小时间,“雨”是诗歌的表现对象,“喜”是作者的感情。又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是送别地点,送的朋友是“孟浩然”,“广陵”是友人的去处。再如《石灰吟》,典型的咏物诗。谈到咏物诗,手法无非是托物言志,主旨总逃不脱表现自己的清高之类,最常见的便是以菊花言隐逸之志,以梅花、松柏言坚贞之志。另如《早行》,“早”是时间,“行”是诗人的行为。天色未明,诗人已经上路,对应的是古代诗歌中的羁旅诗,其主旨总不免哀叹孤身在外的凄苦和诉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从解题的角度看,我们有时读题目,其效果不亚于粗读一遍诗歌正文。当然,这种效果不是谁都可以获得的,它要求你细致地分析,还要运用发散思维,由此及彼地串联着想,想象这个诗题所对应的表现内容的多种可能性。

在解题时,细读诗题,读懂诗题,有时候关乎整个诗歌鉴赏的生死。我们看下面这个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第】

(1)问,大部分学生都能说个十之八九,第(2)问很多人则全错了。关键在于“征衣”二字。很多人将“征衣”理解为“作战穿的衣服”,“征衣”虽然有这个意思,但这里不能这么理解,而应解释为“远行所穿的衣服”。纵观全诗,除了“征衣”的“征”字,没有任何地方与“作战”有关,倒是和与“作战”相反的“隐逸”有很大的关联。考生的错误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当然不。怎么避免?看看诗题,有“山人”二字,一般指隐士高人或与世无争的高人,旧时以称修身、悟道、一般不与世俗人来往、选择在山水美好之地参悟自然宇宙规律的人。试想,这样的人又怎会和“作战”扯上关系?此外,注释中解释了“息机”一词,这和“山人”的称号是相对应的。由此可见,读诗题是多么必要。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