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韩愈在《师说》中教导我们:“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韩愈所说的“句读”,即文言文休止、停顿、换气的呈现方式,转换到现代,即我们所使用的的各种标点符号。说到标点符号,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句号、逗号、问号、省略号,实际上常见的考场作文写作中,就经常看到全篇逗号、句号及意外“杀”进来的问号和省略号的情况。原本表达意犹未尽意味的省略号,却经常担任了填充字数或中断写作的大任,考官通篇读下来也是满脸黑线。对于省略号的使用,我们应该信奉一个原则——省略号,当省则省,然后在此原则上进行合理运用。下面我们重点从这样几个方面展开论说。

首先,填充字数是不是绝对不可以?

所谓省略号,是省略字数,而不是刻意用来填充字数。

省略号很重要的两个作用是表示引用或列举。

比如我们在引用某句很优美的诗句或很有哲理的名言,或列举一系列同类事物时,由于词组或句子太长,写起来耗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代替后面的话,把后面的句子或词组省略掉。如果与你文章观点契合的内容在后面时,你可以将前面不重要的部分省略,用省略号代替,写出后面的词组或句子。

但是如果在写作文时,作文要求是“不少于800字”,写到最后,刚好卡到799字,实在是写不下去了,也无话可说了,该怎么办?这个时候,省略号就有用了,很多人会放弃句号,选择占两个空格的省略号来结尾。这样对不对呢?显然不行,也是不允许的。

上面两种情况中,省略号都填充了字数,但是实际不同的是,一个是为了“省写”,一个是为了“凑字数”;一个当省,一个不当省。根据原则,显然后面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中断说话或写作,可不可以?

省略号另外两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说话或声音的断断续续和使语意韵味悠长。那么,如何把握强行“中断”“断断续续”和“韵味悠长”的区别?

第一,身份。

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本身就是一个讲话习惯性结巴的人,那么一句话从中间断开,然后用省略号隔开,再接着陈述,是可以的。例如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说话不利索,爱结巴的人,讲着讲着,就结巴了,然后再接着说的断断续续的情况。文字是对现实的直接书写,既然生活中存在,那么呈现在文字上当然也是可以的。

第二,场合。

莫泊桑《项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她支支吾吾地说:‘不过……这位太太!……我不知道……大概应当是您弄错了。’”这是马蒂尔德在10年后碰到曾经借给自己项链的伏莱士洁太太时的场景。对10年之久未见朋友,而且曾经遗失过朋友项链的马蒂尔德来说,被朋友认出是意外的。况且目前自己贫困、衰老,还心存遗失之事被发现的担忧和心虚,所以她说话时是磕磕绊绊的、断断续续的,符合这样的情景、场合。

第三,语境。

一段文字的表达都是与前后文联系的,省略号的使用也是需要结合语境的,尤其是在传达一种悠长的语境意或是激发读者想象时,特别要结合整篇文章的基调和情感来分析。

例如,“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看见一缕炊烟……在饥肠辘辘的旅途中,假如看见一缕炊烟……”这样一段文字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就是供读者想象的部分。我们试想,如果在深山密林里看到炊烟,说明什么呢?说明有人。在饥肠辘辘的旅途看到炊烟,说明温饱可填。这两种情况都暗含着绝处逢生的希望,表达了一种兴奋、愉快的心情。对省略的部分作的想象和分析正好与文章整体传递出的中心意旨贴合,是对文章意旨的绵长和延伸,给予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当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意图用省略号中断正在表达的语句或语段时,都要综合考虑上面三种情况,看此处省略是否符合人物身份,是否符合自己营造的场景,是否达到了韵味悠长的效果。如果是,则省;不是,则不省。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