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6.下列选项中【A】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维果斯基

D.奥苏伯尔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观的了解。

【名师详解】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教育者身份的认识和基本的态度。”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认为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的学习围绕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来进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17.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B】角色。

A.授业、解惑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心理医生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角色的了解。

【名师详解】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学习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润物细无声”。这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因此本题选B。

1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C】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名师详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参与性为前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9.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D】。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了解。

【名师详解】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用手指指指戳戳,不符合教师的良好仪态,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造成不好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做学生的榜样。

20.“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说的是【D】。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名师详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容,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国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因此本题选D。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