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1.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下列选项中,属于集中量数的是( )n
A.方差
B.标准差
C.中数
D.全距
23.若命题A的否命题是B,命题B的逆命题是C,则C是A的逆命题的( )。
A.否命题
B.逆命题
C.逆否命题
D.以上判断都不对
24.甲:各国的国情和传统不同,但是对于谋杀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实施死刑,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公开宣判和执行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比负面影响肯定大得多,这是社会自我保护的一种必要机制。
乙:我不能接受你的见解,因为在我看来,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来说,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而一般的民众往往以为只有死刑才是最严厉的。
对上述对话的最恰当的评价是( )。
A.两个人对什么是最严厉的刑事惩罚有不同的理解
B.两个人对执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
C.两个人对产生恶性案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
D.两人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有不同的理解
25.名次属于( )。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熟读精思(节选)
朱熹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 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读书的具体要求,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7.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 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 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运用人格发展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30分)
28.请以“因材施教”为主题设计一堂保教活动,要求:(1)语言流畅,条理清晰;(2)不少于800字。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