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是( )。

A.先进的社会制度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D.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2.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的是( )。

A.杜威

B.孔子

C.卢梭

D.朱熹

3.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

A.科学研究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进修培训权

4.幼儿园教育要树立( )皆课程的教育理念。

A.游戏

B.音乐教学

C.一日生活

D.健康教育

5.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全局性

B.超前性

C.导向性

D.示范性

6. 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 )教师普遍受学生欢迎。

A.对立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权威型

7. 下列文学家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 )。

A.孔融

B.徐干

C.刘伶

D.阮瑀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诗句,正确的是( )。

A.小园香径独徘徊

B.夕阳西下几时回

C.垂柳阑干尽日风

D.关河梦断何处

9. 中国目前进行的改革意味着社会结构的重组与创新。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但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仅依托于民主体制的构建,还要立足于民主体制在文化上的认同。无此,民主政治既缺乏根源,又会出现操作失效的情况。因此( )。

A.建设民主政治,首先要构建民主体制

B.建设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是具有民主政治文化

C.只要经济发展了,就可发展民主政治

D.民主政治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都有利于社会进步

10.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连城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 是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 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以上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 史均以“春秋”命名

C.战国人是不会以鲁国《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在百部以上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