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31)变和弦

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

(32)声部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33)复对位

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

(34)平行五度

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15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现。

(35)平行减七和弦

和弦进行的方式之一。减七和弦由四个音连续小三度叠置而成,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倾向性,减七和弦连续出现而不加解决,就是“平行减七和弦”。

(36)节拍

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

(37)力度

力度指演奏、演唱乐曲时音响的强度。以力度记号表示,如f(强)、p(弱)、<(渐强)、>(渐弱)等。

(38)华彩段

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

(39)节奏

构成乐曲的基本因素有乐音的高度、乐章的时值(包括休止)、乐音的强弱三种。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

(40)不对称节奏

又称“复节奏”。在同一乐句或小节中,各声部的节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节中,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相一致。广义言之,复调音乐都属于奇异节奏。现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异节奏,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节奏。

(41)调号

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时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

(42)旋律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43)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44)美声唱法

声乐表演风格之一。18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罗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

(45)配器

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

(46)切分音

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休止强拍位置;弱拍音改为强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