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论语》与《墨子》

《论语》、《墨子》的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

《论语》是孔门后学主要记录孔子言谈行事的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今存20篇。

《墨子》是墨子后学整理先师的言论、笔记而成,原书71篇,今存53篇。

《孟子》与《庄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合著,全书7篇,每篇分上下编。

《庄子》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的著作。原书52篇。今存33篇。

《荀子》与《韩非子》

《荀子》和《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鸿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荀况及其门徒所作的论文集,今存32篇,大部分为荀自著,少部分出于他的门徒。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其中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条理分明,深刻明切,词风犀利,风格峻峭。

3.屈原和楚辞

屈原(约前340~前277),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生活在战国中后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他虽然遭谗去职, 流放江湖,但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最后,毅然自沉汨罗江,以殉自己的理想。其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怀沙》《哀郢》等,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是《离骚》。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产生于我国南部楚国地方的一种新诗体。他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屈原。“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 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 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漫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屈原开创的楚辞,文采华美,感情丰富,同《诗经》一起构成了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