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31.A【解析】社会性需要是指幼儿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安全的需要不属于社会性需要。
32.A【解析】幼儿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情绪的日益丰富,包括以下两种含义: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33.C【解析】题中所述情况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34.D【解析】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都属于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35.D【解析】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是情绪日益丰富的表现。
36.C【解析】由于幼儿晚期的情绪已经开始有内隐性,因此要求成人细心观察和了解其内心的情绪体验。
37.B【解析】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
38.A【解析】中班幼儿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他们爱告状,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39.B【解析】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幼儿认识事物的强烈兴趣,不仅使他们获得更多知识,也进一步推动了理智感的发展。
40.C【解析】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与他们易受情境的影响有关。幼儿的情绪常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某种情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
41.C【解析】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感染。所以,教师要把他和其他孩子暂时隔离,以免影响其他孩子的情绪。
42.D【解析】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的不稳定性、情绪的外露性。
43.D【解析】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情绪气氛的影响和熏陶。
44.B【解析】幼儿的情绪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对于处在激动状态中的幼儿,成人不妨给他擦擦脸,安抚一下幼儿的情绪,也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冷处理的方法缓解幼儿的激动情绪。切记不可斥责幼儿,以免增强幼儿的激动情绪。
45.A【解析】转移法就是当幼儿为了某件事情而闹情绪时,成人有意识地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适应功能。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2)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
(3)组织功能。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
(4)感染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此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感的感染作用。
(5)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
(6)保健功能。保健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
2.【参考答案】
(1)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
(2)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
(3)允许幼儿适当地宣泄。
(4)让幼儿充分活动,加强与他人交往。
(5)让幼儿学会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
3.【参考答案】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③表情的社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①情绪的日益丰富,包括两种含义: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②情感的深刻化,即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③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