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答案要点】

(1)生活方面。通过生活技能的培养树立儿童正确的生活态度。其内容包括:学习扣纽扣、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带;自己洗手、洗澡、刷牙、剪指甲;自己吃饭,会使用筷子、汤勺、餐巾,会正确进餐;自己叠被子,整理自己的床铺;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物品等。

(2)动作方面。教师要注意让儿童学习控制自己的动作,从而使儿童了解自身与社会的关系。首先,学习各种各样的基本动作;其次,培养儿童运用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其内容包括:走直线、曲线,起立、坐下,开门、关门,搬运碗、盘、家具以及走、跑、跳、爬、平衡等基本动作,此外,还包括“安 静”的学习。“安静”的训练内容:控制肌肉的训练,控制声音的训练,控制呼吸的训练以及最高层次的心态训练。当然这些训练不是僵硬的动作训练,而是通过有 趣的游戏,使儿童在身心愉快的状态下来完成的。

(3)关注环境。儿童通过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从而培养责任感。儿童在团体生活中,必须清扫教室、清洗桌椅、擦洗器皿、浇花、锄草、饲养小动物等。

(4)待人接物。培养儿童与人相处的社会行为。见到长辈要问候。见到同学要问好,离开时要说再见,用餐时要注意餐桌礼仪等。因而,凡一切待人接物应有的礼貌,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训练。

(5)学习的自立性。在学习方面除让儿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外,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习兴趣,让儿童从小“做学习的主人”。

四、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入园意味着孩子踏入社会,开始集体生活,这种生活不比在家里可以为所欲为,孩子在这个集体中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从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 人。但是这个转变的过程,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显得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孩子对爸妈非常依恋,所以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就会显得相当无助,因此,绝大部分 的新生在幼儿园都有郁闷、焦虑、紧张等情绪出现,可是他们有不懂得如何发泄自己的不满,唯一的方式就是哭,通过哭闹来缓解内心的分离焦虑。还有些孩子在幼 儿园不哭,一回家却动不动哭鼻子、发脾气,其实,这也是一种发泄内心情绪的方式,当孩子说不出自己的不满时,就期望得到父母加倍的重视和关注。

一般来说,新生的分离焦虑情绪会持续1~2星期,由于情绪紊乱,有的孩子回家后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症状,比如胃口很好、疲惫想睡觉等,家长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饿了,哭的厉害没睡好,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在幼儿园情绪紧张,回家之后,能让自己彻底放松了,所以食欲好、睡的香。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