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材料分析题
1.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有各种小动作或是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窃窃私语或是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上述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2.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教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问题(一):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
问题(二):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3.李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粜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么样呢?虽然李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纸屑杂物随处可见。李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一):请你帮助分析一下,李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问题(二):作为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4.上课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颇为顽皮的男同学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课间跑操场上玩去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时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下课,同学们围着李老师问问题,然后李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办公室去,这才晚的!”我的脑中“轰”地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和李老师商量好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呀!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呼呼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问题:请对该案例进行评析。
5.下列是某小学一个班的主题班会设计。
又到了3月5日学雷锋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我们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时间来表示一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心献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因此对主题班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
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种种现象;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达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
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
问题:请运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一设计进行评价并阐述组织好主题班会的要求。
6.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职权呢?于是决定试一试。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晓丽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晓丽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晓丽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
问题: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作出理论分析。
参考答案
1.【答题要点】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微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改变。
2.【答题要点】问题(一):从王老师的方面而言,其错误有三点:一是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二是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生出教室,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性的原则;三是王老师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