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2)如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请确定教学目标。

(3)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

【参考设计】

(1)中心思想:本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分外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全文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探究,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同情感。

(3)导入环节:

教师: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学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学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教师:从这些赞美梅花的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从这描写梅花的诗句中我感受到了梅花与白雪有着相伴相生的情缘。

学生:这些咏梅的诗句令我仿佛看到作者在大雪纷飞中赏梅。

学生:我感到作者隐隐约约闻到了淡淡的梅花香。

教师:雪中赏梅,这可真是人生中审美之极致啊!从这些诗句中,让我觉得梅花是圣洁的花,她具有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不肯低头折节的高尚品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2.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jua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u)窿(1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ao)走了。

街坊劝(qua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千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给出本文的寓意。

(2)如指导中学段小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3)试根据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揭示寓意的环节。

【参考设计】

(1)本文寓意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亡羊补牢的意思是说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遭受损失。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的音形义;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则寓言故事。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能用自己的语言谈谈这个寓言故事。

(3)揭示寓意的环节设计:

◆质疑、理解题意

①“亡羊补牢”是个成语,大家通过预习,可以理解题目的意思吗?

②指名答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③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述“亡羊补牢”的意思。

④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①自南读课文,给出自读提纲

a.出示需要注意的生字的读音:窟ku 窿1ong 叼diao 劝quan 圈juan

b.出示需要会写的词语:寓言、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亡羊补牢。

②再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

②齐读1~4自然段并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学生思考回答:“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改成自己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③街坊是怎样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从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评议,齐读。

④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的想法。再次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养羊人的理由。

⑤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分角色对比朗读。

⑥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a.指名读第4节并评议。

b.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联系第1节,想一想。(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

c.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d.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⑦哪部分讲补牢的?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讨论交流:

a.养羊人是怎样做的?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用“赶快”一词?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b.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内心感受的句子。(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c.指导读这句话,读出养羊人的后悔之情。

d.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e.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再读,体会寓意

①如果这个养羊人再不修羊圈,会导致什么后果?

②想想:这个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样说?养羊人又会怎样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有错就改,为时未晚也。

④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你的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总结全文,巩固拓展

①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②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其寓意。

③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一——体会寓意。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