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5.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下列有关这两位哲学巨匠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看到了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C.都反对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中国没有出现民主政治,孔子自然无从反对。

16.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

A.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

C.多快好省

D.以钢为纲

【答案】B。解析:横批是“综合平衡”。这副对联十分生动地反映了周恩来对经济建设的一贯主张,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顺序安排工农业生产,处理国民经济如何按比例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

17.在汉语中,“鼎”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

A.秦汉时期

B.战国时期

C.春秋时期

D.商周时期

【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鼎”字的形成,间接考查了考生对夏、商和西周文化成就的了解。商周时期,雕塑和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高峰,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等代表名作,因此可以判断,“鼎”字的形成应至少追溯到商周时期。故本题答案为D。

18.假如你是庸太宗时期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做的是( )。

A.交给门下省审议

B.交给唐太宗裁定

C.交给枢密院出兵

D.交给尚书省直机关执行

【答案】A。解析:本题是在考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为: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19.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铸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与此联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答案】B。解析:“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里是指邓小平在“文革”复出后,从拨乱反正开始,带领中国走上改革富强的民族复兴之路。“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臂”是说邓小平拨乱反正,使国家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的正轨上来,获得人民的拥护;“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是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大力扶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真正富了起来,大快人心,同时一系列改革措施,也让城市里的人生活大大改善。

20.1791年,伏尔泰的骨灰迁葬巴黎先贤祠。他的灵车上这样写着:“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精神

B.君主的权利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答案】A。解析:“理性”即人的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它强调凡事要运用自己的智力,以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判断和解决问题,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为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和平等。

21.从l978年到l992年,历经l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解析:1992年我党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22.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答案】A。解析:略。

23.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这是因为明朝以来的科举考试(  )。

A.逐渐以儒家经书为主要考试内容

B.对士人的思想控制作用日益突出

C.受特务政治和宦官专权的严重影响

D.逐渐为大地主和官僚所垄断

【答案】B。解析: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但为了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题的文体分为死板的八个部分,称“八股文”,这种文章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因此,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显著。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