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散文种类丰富,可以分为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类别。叙事性散文,以记人写事为主,这类散文多从记叙人物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出发,按时间的 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结构文章,组织脉络。抒情性散文以写物抒情为主,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内容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议论性散文侧重于 说明事理、发表议论。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性和抒情性散文占有最大比例,议论性散文大多归于议论文进行教学。由于各学段的教学侧重点不同,其中小学涉 及的散文不多,初高中所占篇幅最大,尤其是初中。
  一、散文在中小学教材中的比重
  小学的散文不多,只有五年级下册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六年级下册的《匆匆》和《桃花心木》。其中《匆匆》属于抒情性散文,其余两篇都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初中的散文极多,除了九年级上册不涉及之外,其余五册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记叙性散文较为重要的篇目有《背影》《散步》《老王》《我的母亲》《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抒情性散文有《春》《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谈生命》等。
  高中的散文篇目集中在必修二的第一单元,其中《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都是名篇,属于抒情性散文。另外必修一的《小狗包弟》属于记叙性散文。
  二、散文语言的特点
   “人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的”,散文写作过程,从动机萌发到立意、构思、表达,都是一系列的具体的审美判断。这一系列具体的审美判断、审美追求反映到 文章中来也就构成了文章之美。散文具有的不同层次的美,正是我们鉴赏它的一把钥匙。散文常用的表达技巧有人称、联想、象征、对比、衬托、幽默、照应、抑 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设置悬念、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散文的语言既是散文重要的文体标志,也是构成散文特殊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值得特别加以品尝的。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特点:或简介明快,或委婉含蓄,或高雅精致,或通俗易懂,或幽默风趣,或激情澎湃,或简洁朴实,或文采斐然。
  三、散文教学活动设计
  1.诗化语言
   要完整地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朗读。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最适合反复诵读,特别是写景和抒情的句子。散文的语言大多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 修辞手法,读来口齿噙香。所以我们要特别强调散文的朗读,轮读、范读、小组读、配乐读都可以,也可以将某些语段改成诗歌的形式要求学生朗读。
  2.仿写语言
   欣赏散文的语言,还要指导学生品味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应。现代散文常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借 代、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精彩纷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这些优美的句子,让后试着仿写。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提示下,想象 父亲买橘子的情景。你认为生命像什么?为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表达出来。“不是……也不是……而是……”句式写话。共同找出你们认为写的最美的词句。
  比如小学《匆匆》中有“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样的表达,可以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话: 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比如初中《谈生命》中有“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可以让学生仿写不是每一个……都能……,不……的便成了……
  比如高中《荷塘月色》中运用到了“通感”的写作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3.想象画面
   散文写人写景都极具画面感,或用白描,或用细描,或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画面, 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文中的人、景、情。由老师来朗诵课文片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教师可以这样来提问:同学们,你们说这段文字写的美吗?老师也认 为写的非常美,现在请大家想象这个画面,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说······
  比如《背影》中对父亲买橘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 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比如《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 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 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 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