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是我国著名诗人金波为孩子们写的一首春天的诗歌,介绍了春天的几个特点:蝴蝶飞舞、雏菊开放、枝头吐出绿苞、田野钻出嫩绿小草等,意境很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品读。这样的诗歌,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
课标里对诗歌教学的建议是应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根据诗歌特点和儿童情感、年龄的特点,学习这课我定了四个目标:
2、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朗读诗文。
(2)、在读中理解“牵引”、“雀跃”、“明丽”、“面颊”等新词的意思。
(3)、有感情朗读诗文。
(4)、仿照第三、四小节格式写诗。
第一课时完成前两个目标,这样确定是因为课标对一到九年级的阅读都提出了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词语。只有在第一课时完成了这些初级目标,才能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完成后两个目标,这样确定是因为这篇诗文适合学生品读,只有让他们反复品读才能品味、积累语言,而仿写是让学生学习运用的过程。下面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想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充分感悟文本,体会语言的魅力,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能声情并茂地诵读诗歌并仿写。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我准备采用以下四种教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1)范读。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范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指导方 法。(2)两种不同读法对比读。(3)抓重点词语品读。(4)想意境读,比如这句“风,摇绿了树的枝条”让学生想春天的风是轻轻地,枝条就像坐在摇篮里荡 秋千。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想到这种意境,读出味道来了。(5)由扶到放,重点指导难读的一、二小节,第三小节的“爱怜”一词,剩下小节放手让学生采用前面学 过的方法练习读。
2、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对于二年级学生,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所以本节课我重点采用以下两点学法:(1)读中感悟法。课标讲“语文教学 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2)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里讲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 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这里我引导学生仿写就是一个学习运用的过程。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