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研读课文
1.板块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提前出示思考题,请学生分节读第一自然段:
妈妈走了30步,埋下了箱子,而科利亚为什么数了10步?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的习惯,带有目的性的阅读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2)指名回答后归纳段意:
(归纳段意的练习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是全方面的训练方式。所以在我的课堂设计中,只要是段意比较明确的课文,我都会让学生做这方面的练习。)
2.板块二:学习课文第二段,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自由阅读前布置思考任务:
找出描写科利亚挖木匣的句子并读给同学听。
(2)教师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并提问:
①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
②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
(可以说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也可以说科利亚很想找到木匣子,因为匣子里装着他心爱的玩具。)
〖设计理念〗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怎样适当地运用动作词,以达到最佳效果。)
(3)抓住关键,引发思考
①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10—12)小节,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道木匣之后有
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给大家听。
教师出示句子:“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
②引导学生思考: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让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展开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师生总结出科利亚找不道木匣的可能性有4种:(课件出示)
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B、 数步法可能不管用。
C、挖的方法可能不对。
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
③提出问题:科利亚是怎么排除前3种可能性,只确定步子有问题的呢?
让学生再帮助科利亚分析分析,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4)细读探究,讨论排除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