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说教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情感教学法。导入新课时,教师语言华美,撩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小说情节的跌宕,把握细节中的情感。
四、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阅读小说,课上合作探究小说情节的跌宕,把握细节中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是智慧 的触发器,是才能的增长点,是成功的奠基石。古今中外,很多人在兴趣的指引下走向了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的兴趣被家长、老师或者社会给扼杀了。今天我们 学习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来品味一下这是怎样一个悲剧故事。
(二)作家作品(学生在预习基础上介绍,教师补充)
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 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 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 桦”一派。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白桦”派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代表作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历时15年之久,于1937年完成。写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在不幸的生活中与思想苦闷的道路上探索的历程。主人公时任谦作是祖父和母亲的私生子,在兄弟间 一直遭受歧视,在母亲死后,他与祖父及其年轻的妾共同过着寂寞的生活。为立志从事文学事业与父亲发生冲突,婚后又发现妻子不忠,便独自流浪,最后在旅途中 病倒。妻子赶到时,只见病床上的丈夫睁开柔和而充满爱情的眼睛。其余中短篇小说《到网走去》《在城崎》《和解》《学徒的菩萨》等。
(三)检查预习 ,听写字词
字音 ----茶卤 模样 似的 挟持 唠叨 槌子
字形-----热衷 葫芦 光彩奕奕 街巷 把玩 战战兢兢 乖觉 呵斥 呵叱 大抵 橘子
(四)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1、课文主要写了 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与葫芦 的故事。采用倒叙的手法,以葫芦为线索,首尾呼应,中间主要内容写:
(清兵卫) 痴迷葫芦(发生)
(清兵卫) 发现葫芦(发展)
(教员、父亲) 没收葫芦砸碎葫芦(高潮)
(校役) 卖葫芦(第二高潮)
(清兵卫) 开始绘画(结局)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