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针对高一学生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一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辨析多义词,理解掌握“以、而、之”等虚词以及相应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3、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文章第三段内容的理解。

  四、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情景教学2诵读法3问答法4讨论法5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时数:两课时

  利用早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型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教师范读。

  第一课时:作者写作目的,1—2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

  第二课时:第三段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点,理解十思内容及意义;积累成语。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语设计: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名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 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太宗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我们在感叹这对贤君良臣时,也会为 魏征超人的勇气,高超的讽谏艺术所折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体味它流畅的艺术的文气,敢于直谏的火热报国心。

  2、解题: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

  3、疏通文意: (1)找学生朗读第一二段并纠正发生的错误。

  (2)齐读一二段,把握文言知识点。

  (3)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理清思路。

  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