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 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