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说教材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九年级思品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框内容。全课包括两框内容,第一框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中华 文化包括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本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 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各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继承者。这一内容在思品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九年级 思品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说学情

随着对外开放的加深,世界各国文化对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一些学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吃洋食、看洋剧、穿洋服、追洋星的风气日盛。有 些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这些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 使命,开展正面的民族精神教育,利用榜样的带动力和示范作用,切实培养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探讨,感悟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积极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和建设者。

2、知识目标:

①知道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 ②明确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必须要弘扬;

③认识民族精神的作用;④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⑤学会自觉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继承者弘扬者。

3、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意义;学会运用民族精神的内容特别是核心内容评价人物或事件。

四、说重、难点

重点:①民族精神的内涵;②民族精神的作用;③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难点:民族与时俱进的特点或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五、说教法、学法

把传统的讲授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精选历史图片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自主探究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及其在各个时期的表现,从而认识和理解民 族精神的内涵、作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特点。巧设情景,引发兴趣与讨论,激励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探索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 播放《红军长征》动画

2、 教师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3、 放幻灯片,看图片讨论其表现出来的精神,并综合四幅图的共同主题(可分组进行讨论,各组代表说出一个词语,然后学生据说说出共同主题)

①学生代表发言,

②点播江泽民图片,教师朗诵后,学生齐声朗读民族精神

③播放幻灯片,学生思考,并试完成表中填空。加深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2、学生填表并观看反映面对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的幻灯片,引入对民族精神地位与作用的思考(提示让学生读课文P69最下面段,自己找出答案)

①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是民族文化精髓,是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

③是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学生研读P70中间段和P71中段,播放幻灯片,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突出体现以及改革开放注入了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从而认识民族精神的发展。

① 在新民主义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② 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③ 改革开放时期:注入新素质如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精神等。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