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三、品读重点段,感受花性

▲学习第2自然段

第2自然段主要写夹竹桃花的色彩红白相融,景象奇妙有趣。处理这一段,我抓住中心句“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讨论两 个问题:(1)“这景象”指什么景象?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再借助画面形象感知夹竹桃红白相融的样子。(2)作者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 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受——在作者眼里,一红一白,本是不相容的,但眼前的夹竹桃却美得如此融洽,甚是奇妙、有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 在先前的画面欣赏中,学生已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了夹竹桃的意象,在诵读时让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过电影、在眼前浮现画面,真切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学习第4自然段(兼带学习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主要写夹竹桃的韧性,是文章的重点。我抓住中心词“韧性”切入教学。

先让学生理解“韧”的内涵——坚韧、顽强不屈。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找找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品读三个重点句:

(1)“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找出自己所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自己的体会是第一步,认识后两句的句式特点——双重否定句,赞美的语气更强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朗读是第二 步,与第3自然段对比朗读是第三步。由“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一句问及——院子里的那些花指哪些花?那些花是怎样 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引至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明白这部分同第四自然段写夹竹桃一样也是按从春到秋的季节变换的顺序写的。然后让学生借助 屏幕内容提示,进行对比朗读:春天,迎春花……夹竹桃……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夹竹桃……秋天,玉簪花……夹竹桃……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 落。唯有夹竹桃,在和煦……在对比性的朗读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夹竹桃独有的可贵韧性以及默默无闻、谦虚宁和等品性,明白作者写第三自然段是为了起对比衬 托的作用,用其它的花来反衬夹竹桃的韧性。最后回到中心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回归到 “韧性可贵”这一中心上来。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