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七章 教学

701、(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人得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702、早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703、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704、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

705、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 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个阶段,他的学生(席勒)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两个阶段),构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段教学法)。

706、19世纪末,美国使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他被简明的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因此,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

707、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育史上曾有过不少的争论,其中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

708、形势教育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由(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史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

709、我国《学记》中边总结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夸美纽斯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五 大教学原则。我国目前中学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10、直观教具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摸象直观)两类。

711、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苏格拉底形成著名的(产婆术)。孔子不仅强调(“学思结合”),而且还强调(“学以致用”)。

712、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在国外,夸美纽斯提出了(“系统性教育原则”)。

713、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⑴讲授法。⑵谈话法。⑶讨论法。⑷读书指导法。⑸演示法。⑹参观法。⑺练习法。⑻实验法。⑼实习法)。

714、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

715、班级授课制根据教学任务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教学方法可划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等。

716、班级授课的特殊形式是(复式教学)。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主要有(现场教)和(个别教学)。

71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几个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718、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719、学生作业成绩评定的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测验法)是基本方法。测验有(口试、笔试、操作测验)多种方法,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720、根据测验题目的性质,可以将测验分为(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景测验和标准化测验)等类型。测验的效果都取决于(测验题目的质量)。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有(信度、效果、难度与区分度)。

72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与考试)。常用的计分制有(百分制与等级制)。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