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301、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共性)使人根本有别于动物的特性;(个性)是人与人之间区分的特性。

30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现实运算水平)顺序发展。

303、美国心理学家(可儿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水平。

304、我国学者认为,儿童的发展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乳儿期(从出生到满1岁);婴儿期(1至3岁);幼儿期(也称学龄前期,3至6、7岁);儿 童期(也称学龄初期,6、7至11、12岁);少年期(也称学龄中期,11、12至14、15岁);青年初期(也称学龄晚期,14、15至17、18 岁)。

305、(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华生),(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大伦)。

30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307、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了(“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308、12、13岁至15、16岁,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有些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