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第八章 德育
1、德育的概念: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 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影响,使其形成一定社 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德育是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构成。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一方面、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内容和任务;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作用。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关键。
3、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答: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 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这四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 一发展。首先,要注意全面性。其次,要注意多端性。再次,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 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4、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答: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生接受影响的过程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2、德育过程要善于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组织各种活动和交往。其次,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答:1、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之间构成矛盾,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往往 就是各种矛盾的转化。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积极转化,首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结构各要素内部的矛 盾,要促进他们向积极方面转化;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各个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要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转化。其次,协调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6、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1、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辨证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 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要遵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 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7、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那些?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
8、贯彻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