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
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
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
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
A动机原则 —— 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
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
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
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 —— 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
表演式:一组动作;
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
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