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答案:D
2、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3、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系统性
B、能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答案:B
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答案:C 
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答案:C
6、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答案:D
7、提出“白板说”的是( )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答案:B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答案:A
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B
1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答案:D
11、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 )
A、条件
B、关键
C、重要补充
D、唯一因素
答案:B
1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
A、预见性
B、目的性
C、创造性
D、选择性
答案:C
1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答案:C
14、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答案:D
15、“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答案:A
16、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答案:B
1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答案:B
1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答案:C
19、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答案:C
20、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答案:A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