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答案:A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3、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答案:D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D
5、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答案:C
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答案:B
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答案:C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答案:A
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答案:C
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答案:B
11、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观点。
A、内发论
B、白板说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答案:D
1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D
13、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A
1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答案:D
15、“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 )。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答案:B
16、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 )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答案:B
17、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洛克
B、华生
C、柏拉图
D、施泰伦
答案:C
18、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答案:D
19、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活动
D、自然环境
答案:B
20、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答案:B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